厦门:巧手拼搭斗拱 感悟“嘉”国情怀
华侨博物院举办嘉庚建筑模型制作体验活动
来源:厦门晚报 发布时间: 2025-10-22 16:10

近日,“凝固的历史 永恒的精神”——嘉庚建筑模型制作体验活动在华侨博物院举办。来自厦门理工学院的44位学生(其中包括20名华裔留学生),在亲手拼搭传统建筑斗拱的过程中,触摸历史脉络,感悟嘉庚精神。

活动伊始,华侨博物院宣教员陈若君为学生们系统梳理了嘉庚建筑的特色与文化内涵。嘉庚建筑是嘉庚精神的重要载体,记录着陈嘉庚在家乡厦门兴办教育的历程,既是陈嘉庚不懈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理想的真实写照,也是厦门城市发展的宝贵记忆和精神源泉。

嘉庚建筑模型制作体验活动现场。

“嘉庚建筑的一砖一瓦,都凝结着陈嘉庚先生的心血。”陈若君在现场讲解中介绍,嘉庚建筑是由陈嘉庚先生亲自选址、参与设计并监造的文化教育典范。独具特色的嘉庚瓦、飞扬的燕尾脊、质朴的红砖墙与错落的坡屋顶,共同构成了其鲜明的视觉符号。目前,集美学村的17幢建筑与厦门大学的15幢建筑已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挝华裔学生石银歌仅用半小时便完成了斗拱组装。她惊叹道:“无需一根钉子,仅靠榫卯结构就能营造出如此稳固的建筑,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令人折服!”

学生展示拼搭的斗拱。

石银歌的祖辈从云南到老挝生活。作为第六代华裔,石银歌坦言,来到厦门才深入了解陈嘉庚,“他慷慨捐资助学,是一个兼具爱心与智慧的伟大的人。我希望能以他为榜样,未来有能力时回馈社会,帮助更多学生实现学业梦想”。

据悉,此次活动通过“讲述+实践”的形式,让青年学生特别是华裔青年在动手体验中,不仅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智慧与嘉庚建筑的独特魅力,更深刻理解了嘉庚精神超越时代的文化价值与爱国情怀,促进海外华裔青年与中国的情感联结和文化认同。

 

 

(厦门晚报记者 吴笛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