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一城文脉写春秋 千年古郡续芳华
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时间: 2024-11-22 11:02

  

  俯瞰漳州古城。 郑文典 摄

  

  平和祥和楼 李润南 摄

  

  芗剧《三家福》剧照 萧镇平 摄

  

  芗城区级非遗石亭高跷表演 郑文典 摄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山县关帝文化产业园考察时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如何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近年来,漳州市围绕建设“田园都市、文化名城”,着力兴文化、育文明、强文旅,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展现漳州千年古城的气韵和风采。

  古称“海滨邹鲁”,今为“田园都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现代潮流的碰撞融合,让漳州这座千年古城更具生命力。

  守护与传承

  千年古郡,文脉连绵。

  漳州,这座坐落于中国东南沿海之地的城市,拥有着漫长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据史料记载,早在一万年前,便有先民在漳州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漳州正式纳入秦朝中央版图,隶属闽中郡。

  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将军奏请设立漳州获准,自此开始设置漳州州治,后来又曾改称漳州郡、漳州府等,至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

  1000多年来,漳州文风昌盛、人才辈出。许多先人的故事与诗篇皆深藏于历史古籍之中。

  古籍乃是中华民族至关重要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

  日前,漳州古籍文献数字化回归与利用工作正式启动,全面开启漳州古籍文献征集回归、抢救保护、整理研究以及出版利用工程。

  “古籍的回收工作,需要多方共同支持。要摒弃闭门造车的思维模式,坚持开门修典,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事古籍整理点校工作10余年的漳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谢茹芃表示,以往古籍的回收保护工作存在较为分散、不成体系等问题。通过多部门联合搭建起信息互通的桥梁,古籍回收和保护工作才能更加全面地展开。

  这是漳州市重视文化、守护千年文脉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作为拥有千年历史的漳州,物质文化遗产星罗棋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光彩夺目。全市目前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731个点,文物总数、国保数量位列全省第二,省保、涉台文物以及市县保数量均居全省首位。现有13个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个非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市博物馆一级文物81件(套)。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29项265家,其中,16项国家级,71项省级,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

  “漳州不仅自然环境优越,而且文化氛围浓厚。自陈元光开漳以来,漳州融合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客家文化,继承了朱子文化、红色文化,成为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和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形成独具漳州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说。

  近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坚持完善制度与规划引领并重,将闽南文化生态(漳州)保护区纳入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出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漳州实施方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漳州市建设提升方案(2021—2025年)》等。

  着眼于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漳州全力推动文物修缮,精心保护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策划实施系列文物保护修缮、安防、消防等工程,进一步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守护已有文物,唤醒“沉睡历史”。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月港古街处处流光溢彩、霓虹闪烁。在当年大月港的后花园——后港古街集市,记者看到,河道两岸堤坡上,应用灯光技术投射的“商埠岁月”图景交替呈现,在多种色彩灯光映照下,仿佛将岁月回拨,昔日的集市盛景浮现眼前。

  月港研究院院长江智猛研究员说:“漳州月港是大航海时代世界海洋贸易的一个重要枢纽。月港输出了瓷器等中国商品,换回了当时占世界50%以上的白银。”当时,海商“络绎于海上”,每年风汛期,满载我国特产的大船扬帆于波涛之中,驰往异域之邦,风回航转,夷产填舟,厚利而归。在货物的往来中,中国的一些相关工艺和文化也与海外诸国密切交流,优势互补。

  在那个年代,漳州月港作为明王朝唯一法定向世界开放的海外贸易港口,直接参与世界大航海时代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开辟了中国古代海洋贸易的新格局,成为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海洋贸易的重要标志和闪光点。

  活化与创新

  “客流量达170.3万人次,同比增长74.63%。”这是今年国庆期间,漳州古城的闽南文化体验游交出的一份可喜的成绩单。

  漳州古城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具有1330多年历史。古城现存唐宋子城面积约53公顷,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形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古城中心轴线、府衙轴线至今犹存,是福建省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唐宋城池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古城内不少老房子损坏严重,甚至面临坍塌风险。近年来,在充分保留古城神韵的基础上,漳州抓好古城保护修缮和改造提升,推动业态培育和人气集聚,活化利用文化遗产。

  “在漳州的人间烟火中感受闽南文化,通过喜剧演绎推广闽南风土人情。”国庆期间,来疯喜剧《侃侃闽南喜剧秀》来到漳州古城,用闽南语讲脱口秀。在一阵阵捧腹大笑后,游客感叹道:“哦!原来这就是闽南。”

  活化利用是“新与旧”融合的纽带,是文化遗产传承历史并重获生命力的关键。

  去年11月,应法国国家建筑博物馆邀请,设计项目《福建土楼 活化利用》专题展览走进巴黎建筑与遗产城博物馆展厅,展出7件大型土楼建筑模型和影像,呈现地方建筑传统和历史风貌,以及活化利用后的新形象和功能转型。

  它们是众多散落的“非世遗”土楼的代表。2022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尝试对漳州的升平楼、启丰楼、翠美楼、进士楼、诗德楼、宾阳楼、河旧楼等7座土楼进行活化利用,并以模型展示。

  “根据徐甜甜教授关于建筑的‘针灸理论’,采用微介入方式,对现存土楼进行局部修缮,提升居住条件。把闲置空间用作活动和休闲场所,把空置多年的土楼改建成社区中心。”11月15日,“世界遗产 福建土楼”福建(漳州)土楼活化利用展示馆正式开馆,展示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设计从每座土楼的建筑特性和历史文脉出发,因物赋形,将其活化为独一无二的现代文化设施,既保留了过去几十代人共同生活的集体记忆,又向世界展示福建土楼的别样风貌,推动土楼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山流水遇知音,悠悠弦音串古今。

  天柱山下,循着琴声,来到长泰龙人古琴文化村,在这里斫琴会友,切磋、研究、制作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

  “抚琴之处是吾乡。”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制作技艺(长泰)代表性传承人谢建东在长泰区天柱山脚下建起了龙人古琴文化村。一群志同道合者在这里开始了斫琴技艺传承创新和古琴文化传播,共同研发出“龙人冰弦”,以高强度合成纤维丝、真丝及尼龙丝制作而成,不仅弥补了丝弦、钢弦的不足,而且具备丝弦的古朴音色,实现古琴非遗保护的活态传承。

  这一创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受到业内盛赞。自此,龙人古琴文化村集古琴制作、琴学研究、文化传承、艺术传播、教育及游学研学等于一体,并先后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台湾明道大学等两岸多所高校合作,互设“龙人古琴学堂”和古琴教育人才基地,开设古琴选修课程,以学分选修、学生社团等形式,开展古琴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参与古琴培训的学生已累计有5万余名。2022年,漳州市龙人艺文职业技术学校获准成立,古琴文化传承迈入职业教育阶段。

  漳州市博物馆馆长李海梅表示,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激发人们对传统闽南文化的了解、认同与热爱。

  开放与传播

  “好!唱得好,精彩!”日前,台湾新永乐戏剧团在龙海区东园演出,吸引了不少戏迷爱好者前来观看。该剧团是首个在漳注册的台湾歌仔戏团。

  歌仔戏,又名芗剧,是用闽南语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漳州的锦歌。

  锦歌是流传于漳州及周边地区的民间艺术奇葩,原名歌仔。300多年前,大量漳州人随军入台,带去了家乡的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并逐渐将其搬上舞台,在清末民初演变为台湾歌仔戏。上个世纪20年代,台湾歌仔戏班渡海回闽,歌仔戏因此回传故里漳州。

  抗战期间,歌仔戏被迫停演。为了避免这项传统艺术就此消亡,漳州老艺人邵江海、林文祥等人将其改良为闽南改良戏,重新在漳州大地唱响。后来该剧种也因发源于芗江流域而被重新命名为“芗剧”。

  “芗剧(歌仔戏)是全国300多个剧种当中唯一由海峡两岸共同孕育的‘姐妹花’剧种。”漳州芗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陈朝晖说。

  漳州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漳台同根、同祖、同源,具有共同的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

  例如,作为一种传统乐器,大广弦是两岸戏剧界共有的乐器,是闽台两地共同的传统文化符号,“漳台大广弦”现已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例如,作为一种舞蹈形式,起源于明嘉靖年间,戚继光部队在抗倭得胜后与民众共跳的大鼓凉伞,与台湾的“跳鼓阵”一脉相承,“漳台大鼓凉伞舞”现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两岸一家亲,漳台亲上亲。

  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有可为。近年来,漳州充分发挥祖地优势,举办各类文化节、寻根谒祖、族谱对接等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让两岸同胞在交流交往中走近走亲。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近年来,秉持开放包容,漳州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推动闽南文化“下南洋、闯世界”,让世界了解漳州,爱上漳州。

  今年春节期间,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漳州闽南文化周”活动亮相巴黎,成为“中法文化旅游年”启动后福建省第一个在法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

  “67年前,我们在巴黎演出《大名府》。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凑近观摩木偶,对老艺人的手上功夫惊叹不已。”漳州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许洁莉说。今年,重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舞台,小木偶“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耍盘子、耍花枪、射箭、摔跤、舞狮等绝活,将布袋木偶生旦净丑的技巧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大名府》的表演足迹遍布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文明交流互鉴,让“友谊之花”跨洋绽放,使非遗瑰宝传得更远、唱得更响亮。

  今年3月,漳州在菲律宾举办“闽南文化走进中菲人文之驿”活动;5月,参加中国驻美使馆举办的“海丝起点·清新福建”开放日暨福建省推介活动,并组织开展“漳州闽南文化周”走进美国弗吉尼亚州布莱尔伍兹高中学校等活动。

  近年来,漳州以文化遗产为载体,扩大国际“朋友圈”,举办许多文化交流活动,还邀请外国友人来漳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漳州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