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座谈会召开
10月28日,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座谈会在京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建设。会议强调,要锚固定位,扎实谋划,打造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实践推广、咨政服务于一体的革命文物国家级研究中心;要聚焦主题,突出特色,积极开展融合研究、技术创新、案例示范和咨政建言工作;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要多出成果,多出精品,推出一批破解革命文物瓶颈问题的调研报告、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等。
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工作推进会召开
近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工作推进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听取15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建设工作情况的介绍,对做好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会议指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要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承担国家重大战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等重点任务,找准自身定位,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各项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会上还征求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管理办法》修订意见。
“当一天普查员”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为加大文物普查工作集中宣传报道力度,反映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进展新成果,近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当一天普查员”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多家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及相关省份省级媒体记者参与采访报道。期间,媒体团分赴河北—山东、陕西、重庆—湖北三路,采访四普实地调查阶段工作进展、阶段成果和重要发现。并且,三组记者分别在采访省份跟随普查员实地走访,深入基层一线当一天普查员,体味四普工作的意义和成果。
北京
世界遗产地绿色发展圆桌会议在故宫举办
近日,世界遗产地绿色发展圆桌会议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会议以“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议题研究、管理模式创新及共同行动,深入探讨世界遗产地绿色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与会代表就各国遗产地绿色发展的理念、经验和挑战进行主题分享,并围绕“世界遗产地固体废弃物管理”“气候变化下遗产地的适应与减缓”“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参与”三个专题展开深度交流。未来,故宫博物院将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成立遗产地绿色发展联盟。
黑龙江
哈尔滨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哈尔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10月29日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决定将每年6月28日(防洪胜利纪念塔开工修建日期)设立为哈尔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当前,哈尔滨市已基本确立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历史城区、16片历史文化街区、9片历史文化风貌区、20片历史性绿地、958栋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文物建(构)筑物以及303处历史建筑的完整保护体系。
浙江
《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复
日前,《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批复要求,要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加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等世界遗产保护,保护好南宋临安城遗址,严禁在西湖风景名胜区新建扩建有碍保护的建筑,保护“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格局。加强对城市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考古发现仙居下汤遗址纵贯新石器时代
10月25日至27日,下汤遗址发现40周年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工作会议在台州市仙居县举行,现场发布了下汤遗址最新考古成果。下汤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自下而上,分属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四个阶段,纵贯新石器始终,绝对年代距今约10000—4000年。如此跨度的文化序列在浙江具有唯一性,在已发掘的上山文化遗址中聚落要素最为完备、结构最为清晰、内涵最为丰富。
湖南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召开
近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湖南省文物局主办的“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凤凰县召开。与会专家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历程回顾与思考、遥感与测绘新技术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应用、平遥乡村遗产保护利用启示、传统村落技术到实践的链接、南方乡村木结构文物建筑常见病害数字化诊断与防治、数字化助力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婺源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案例等展开研讨。
海南
《海南省文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印发
日前,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文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其中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将文物安全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设施建设、运行、维护,以及文物安全保障其他所需工作经费。同时,依法明确属地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应保护机构和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落实无专门管理机构或管理机构力量不足的不可移动文物有专人负责巡查看护,确保本行政区域不可移动文物“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查”。
四川
2024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日前,“2024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本次会议旨在联合国内外科技力量、追踪国际文物防震的前沿科技,加强国际性的技术创新合作与学术交流,推动建立文物防震技术国际标准,为全球文物防震保护作出中国贡献。会议期间,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分别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馆设立工作站,进一步深化各类文物的防震技术研究与应用。
西藏
西藏累计投入3.2亿元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
10月2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近年来西藏累计投入3.2亿元,共实施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数字化保护项目、文物修复项目56个,持续提升自治区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科技保护能力。此外,自治区博物馆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完善,由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寺庙文物陈列馆组成的西藏博物馆体系初步建成。目前西藏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73处,可移动文物51万余件(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