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博物馆里藏着哪些“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来源:福建日报 福州晚报 新福建等 发布时间: 2024-05-22 09:36

 

博物馆作为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被许多人视为一座城市的灵魂。

“它不仅装载着人类的文明故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如果你去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青铜方鼎大概是必看的展品之一 

如果你去湖北省博物馆 

没有看到曾侯乙编钟 

想必会非常遗憾 

这些不可错过的“必看之品” 

很多时候就是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那么,你知道福建的博物馆里藏着哪些“镇馆之宝”吗?它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福建的博物馆,与古文物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福建博物院 云纹青铜大铙 

 

   云纹青铜大铙是西周乐器,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 

   1978年,建瓯县阳泽村的农民开垦茶园,结果在离地面仅25厘米的地方发现了这口重100.35公斤,高76.8厘米的铙。商周时期这样大型甬钟的出土,在福建是首次,在国内也比较罕见,所以,这个刚出土的“宝藏”就成了妥妥的国家一级文物。 

   斗转星移,铙音或已成绝响,但无声又何妨?精美厚重的西周青铜大铙,依然让我们感受到福建古代青铜文化曾经的历史和辉煌。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鹿港郊公置”铁钟 

   在闽台缘博物馆的展厅中央,国家一级文物清道光十七年鹿港郊公置铁钟被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铁钟通高100厘米,器身铸有阳文楷书“泉郡南关外浯江铺塔堂鹿港郊公置”铭文,另铸有阳文楷书美记号、建源号、泉记号等共46家商号名称。 

   郊,也称“行郊”或“郊行”,一般是由同业商行组成的商业公会组织,主要从事两岸贸易业务。“鹿港郊”即为在泉州从事与台湾鹿港对渡贸易的商人所成立的同业公会组织。“鹿港郊公置”铁钟就是由“鹿港郊”所属的46家商号共同出资铸造的。此钟见证当年闽台两地郊行林立的盛况,是海峡两岸商贸往来关系密切的重要历史证物。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插床

 

   在福州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大厅内,一台老机床十分引人注目,它是法国米卢斯杜克芒公司于1867年制造的插床。100多年来,这台插床基本没有更换过零部件,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工业机床之一,也是船政百年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更是近代中国工业变迁史的一个有力佐证。 

   它曾与福建船政“失散”,几经波折于前几年重回“故乡”。157岁的老插床在博物馆的大厅中,无声地叙述着它一生的传奇和一段绵延百余年的近代中国工业史。 

 

福州市博物馆 田黄石“洞庭秋色”章

   在福州市博物馆的闽都华章厅里,有一枚寿山石的顶级印章,它就是林清卿薄意田黄石章——“洞庭秋色”章。 

   这枚方章色泽橙黄,作者在其上雕刻出披覆交错的枝叶,缠绵而静的江水,冉冉上升的圆月。枝叶相互交叠却繁而不乱,画面尤为清新雅致,幽韵冷香,暖黄的月色更是将洞庭秋色描绘得无比鲜活。整件作品清新恬淡,又极富画面感。 

 

厦门市博物馆 德化窑素三彩达摩坐像

 

   清朝初期,在德化的一座窑坑里,一尊高18厘米的达摩坐像从高温中出炉;几百年后,它光洁如初,被完好收藏在厦门市博物馆里——在央视《国宝档案》中被评价为“存世相当稀少,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德化窑以烧制白瓷出名,在国外有“中国白”之称。这尊达摩坐像却非通体透白,身披黄色袈裟,着靛蓝色宽松长裤,袈裟和裤子上装饰着一朵朵黑色的折枝花卉,“三色”明艳。黄、蓝、黑三种素色,使艳丽的服饰和白色素净的肌肤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湾宋代沉船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的镇馆之宝——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是国内唯一一艘从海外返航而且已出土的古代远洋木帆船。经专家考证,泉州这艘远洋海船是由东南亚归航的香料船,船舱出土的遗物有香料、药材、木货牌、铜铁钱、陶瓷器等14类,均为国家一级文物。沉船上的龙骨结构、水密隔舱结构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海船制造技术震惊了世界。

   目前发现的许多宋元时期的古沉船,都是福建建造的福船。这些沉船犹如一个个巨大的历史宝库,展现着那个时代中国人驰骋于浩瀚海域的能力。 

 

怎么样,你有被这些“宝贝”震撼到吗? 

一件件文物在时间中留存 

静静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月的长河悠悠而过

总有些宝贵的东西

隽永不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