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中国文化报记者 郭潇南 摄
距今约4000年的新疆若羌小河墓地出土的毡帽质朴而神秘,重约7吨的龙门石窟擂鼓台南洞初唐宝冠佛坐像庄严恢宏,战国至南北朝时期的黄金面具镶嵌着璀璨的红宝石……
日前,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策划,联合海内外60余家博物馆、文化艺术机构、学术团体等共同推出的“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在北京举行。展览以“序”“大地”“人间”“天空”“艺术恒久”5个篇章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丰富的艺术样貌。展品包括来自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多座城市的400余件(组)文物。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李峰介绍,为策划此次展览,策展团队西赴边陲、东到沿海,考察了万余件文物。“展览中,观众除了可以欣赏到来自中国、中亚和西亚等地的绘画、雕塑、造像、器物等,还可以借助影像、声音、多媒体等形式,体验丝路艺术的魅力。展览让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也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千年古道的魅力。”李峰表示。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带来了数字艺术作品《数字洛阳》《永宁绝响》。“这次展览是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第一次和中国的博物馆合作,能够把哈佛大学的作品带来与中国观众见面,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亮相。”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副主任吕晨晨希望通过多重投影叠加和环境音的氛围烘托,立体呈现北魏洛阳古都的兴衰史。
在展览的“古乐今声”板块,观众可以点击查看新疆不同地区出土的文献,戴上耳机聆听新疆古语的声音。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也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张烈表示,此次展览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珍贵的历史信息。同时,通过创新应用科技手段,展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更是艺术之路、文明之路。过去的文博类展览是模式化的展示,现在的展览则以越来越多元的方式集中呈现,这也是文明的融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在谈到此次展览时说。
张烈认为,科技延展了文物在数字时代的创新发展空间,赋予其新生命和新生趣,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护和永续利用提供了保障和坚实支撑。此次展出的七大石窟作品,跨越数千里,其中以科学手段复制的有5座。
在李峰看来,数字复制洞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观众足不出户便可在一场展览中纵游千万里,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当前,科技的力量日益凸显,借助先进科技可以将中国故事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世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首师大创意产业与传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嘉认为,新时代的中国需要提升创新能力,这需要科技与艺术相互融合、携手共赢,迎接以“混合现实”为特征的科技与艺术共融共生的未来。
在她看来,“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展现了丝绸之路的美丽与神秘。展览生动呈现丝绸之路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给观众带来精神熏陶与文化启迪,还有助于促进丝路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
包裹文化内核,看似冰冷坚硬的“黑科技”,也更显柔情,透露出人情味、艺术感、文化韵。张烈认为,科技对文化的深度赋能始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处理好传统文化与时代基因、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的重要路径。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艺术科技领域的新热点、新动向、新趋势,为艺术科技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