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福”文化百科全书
画像砖是砌于古代砖室墓中的一种方形图像砖,多用雕好的模型印制而成,也有直接在砖上雕刻的,画面富有立体感,有的还加施色彩。画像砖战国已有生产,秦代有所发展,两汉为鼎盛期。内容或表现封建贵族宴乐、车马出行等生活,或反映当时劳动生产,或描绘人物像及装饰图案等,堪称形象化的古代百科全书。
出土于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南朝墓的宝瓶纹、飞天纹、飞鹤纹三种画像砖,构图富于变化,造型简练生动,是其中的精品,体现了福建先民非凡的建筑装饰艺术文化,现收藏于福建博物院。
宝瓶纹砖,砖面刻一个大口长束颈鼓腹形宝瓶,瓶内插花,周围刻飞舞的花瓣以装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瓶”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因“瓶”与“平”谐音,所以“瓶”纹图案往往有着“平安如意”“岁岁平安”“吉庆平安”等吉祥寓意,象征着福建先民对于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飞天纹砖,砖面刻一飞天少女,面容清秀,飘带长而凌空。飞天的原型出自古代印度神话中的乾闼婆。乾闼婆善于表演音乐舞蹈,因此成为佛教“天龙八部”中的乐神,擅长弹琴奏乐,散花喷香,是欢乐吉祥的象征。乾闼婆信仰传到中国后,国人为其取了一个与中国道教文化“羽化飞升”理念相适应的名字——“飞天”。中国的“飞天”,身体屈伸,姿态游转,意象神幻,别有韵味,是中华民族高雅的审美理想在艺术创造中的自然反映,体现着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飞鹤纹砖,砖面刻有相向飞行的仙鹤,以一四叶花草纹相隔,鹤周围刻不规则云气图案围绕。仙鹤即丹顶鹤,古人认为它们是仙人的坐骑,将其当成长寿的象征。旧时每逢年节,凡有老人的家庭,常悬挂绘有仙鹤的中堂画,如“寿星仙鹤图”“松鹤延年图”“鹿鹤同春图”等,以表示对老人长寿健康的良好祝愿。此外,画像砖上的仙鹤形象,还蕴含飞升成仙的美好愿望。
这些画像砖在吸收佛教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本土文化的许多元素,是中外文化交融发展的典型例证,也反映出福建先民质朴的信仰世界。古人用一块接一块的画像砖,尽心尽力为死者砌筑安居之所。现实的人间世界、地下的鬼魂世界、天上的诸神世界,都被刻划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极具装饰意趣,既生动而具体地反映了当时福建的社会思想和生活状况,也寄托了福建先民关于永享安宁、欢乐吉祥的祝福和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