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物】考古遗址公园
来源:福建省文物局 发布时间: 2025-03-06 15:19

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寿岩遗址是福建省首个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遗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约500米处,距三明市区31公里,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穴类型旧石器遗址。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用地面积81.5公顷,包括四个区域:一是遗址展示区,是以遗址展示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二是管理服务区,是集中建设管理运营、公共服务等设施为主的区域。三是预留区,是考古工作不充分或暂不具备展示条件的区域。四是相关资源展示区,是具有重要价值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的展陈区域。

万寿岩遗址全景(刘冬春 摄)

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以考古研究为根本,深挖遗址文化内涵,探索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双赢的新路子,形成中国东南地区独树一帜的旧石器人类活动遗迹以及早期人类演化历史的展示、教育、研究基地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平台,将成为海峡两岸关于旧石器文化考古和研究的学术文化交流基地,彰显万寿岩遗址世界性的学术影响力,奠定其在国际学术界的重要地位。

 

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城村汉城考古遗址公园于2022年公布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村,于1958年发现,城村汉城遗址由王城区、墓葬区、冶炼作坊区、制陶窑址区、官署及居住遗址区等构成,总面积达14.6平方公里,其中宫城面积约48万平方米,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古城之一,也是南方地区现存最完整、最具规模的西汉诸侯王城址。1961年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城村汉城遗址全景(张涛 摄)

公园定位为以保护、阐释、展示、传承城村汉城遗址价值为核心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福建闽越国文化考古科研教育基地,集中展示“闽越文化”内涵的主题性文化公园,武夷山世界遗产文旅融合的头部品牌项目。公园根据遗址价值、考古成果及上位规划等要求,分为8大功能区:公园入口及博物馆区、王城遗址展示区、王城河道景观恢复区、农耕文化体验区、手工业遗址景观展示区、农业环境保育区、古村展示及活化利用区、崇阳溪生态环境展示区。

城村汉城遗址全景(张涛 摄)

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有8个:昙石山考古遗址公园、东溪窑(南靖、华安)考古遗址公园、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永春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将乐岩仔洞考古遗址公园、明溪南山考古遗址公园、浦城猫耳山考古遗址公园、平潭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

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有3个:晋江金交椅山窑考古遗址公园、建瓯北苑御焙考古遗址公园、建阳建窑考古遗址公园。

 

平潭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

平潭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图(范雪春 供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壳丘头遗址位于平潭平原镇,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它是福建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中一种新的文化类型,是福建省目前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壳丘头遗址聚落自20世纪80年代历经数次考古发掘,发现大量考古遗物,出土遗物中最多的为陶器,其次为石器、贝壳、动物遗骨等,器物用途包括了生活用具与生产用具,陆生动物遗骨、贝壳类遗物表明狩猎及海洋捕捞为当时人类生存的主要生计方式。

平潭壳丘头遗址出土的贝壳类遗物(范雪春 供图)

列入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的有:漳平奇和洞考古遗址公园、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列入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的有福州新店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泉州南外宗正司考古遗址公园、安溪青阳下草埔考古遗址公园、三明中村窑考古遗址公园、平和南胜窑考古遗址公园。

 

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包含了10处已确认的水下文化遗存,其中8处是沉船遗址,年代涵盖了五代、宋代、元代、明代与清代,此外还有多处水下文化遗址存疑点有待于进一步明确。10处遗址中有8处确定有沉船遗迹,发现了船壳板、隔舱板、船底板等木质船体残骸。周边散落大量瓷器,包括青花瓷、青瓷、青白瓷、黑釉瓷、五彩瓷等,均来自民窑,包括浙江的越窑、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江苏宜兴窑以及福建本地窑址。此外还发现部分钱币、漆器等。

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发现的清冰梅纹凤尾尊(刘纵横 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