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物】金漆木雕:果盒,闽人对幸福生活的祈盼
来源:福建民俗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3-12-01 19:38 作者:陶武

  

  

  金漆木雕人物纹果盒 

  清代光绪年间 

  福建地区流行 

  高48厘米 腹围106厘米 底径34.5厘米 

  国家一级文物 

  福建民俗博物馆 藏

   

  金漆木雕人物纹果盒,金漆木雕材质,由盒身、底座两部分组成,果盒呈筒形,中空。以镂雕、圆雕等工艺雕刻人物故事、花卉、瑞兽等纹饰,为民间祭祀、祈福等仪式用品。  

  

   

  金漆木雕人物纹果盒纹饰细节图,位于果盒主花板的这组纹饰雕刻的是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其中赵子龙怀抱小主人、奋力打斗的画面以及忠贞坚毅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传统的戏曲故事和历史典故是木雕纹饰中常用的题材。生动立体的小故事不仅反映了社会百态,也弘扬了伦理纲常和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准则。  

  

   

  金漆木雕人物纹果盒纹饰细节图,底座连接处雕有各式各样的吉祥纹饰,如卷草纹,寓意人丁兴旺,福泽绵延不断;鱼纹,有金玉满堂,吉庆有“鱼”(余)的美好寓意;牡丹和蝴蝶纹分别是富贵和“福”的谐音,寓意接连富贵和华贵丰茂。

   

   

   

  金漆木雕人物纹果盒纹饰细节图,果盒顶部还有一组八仙人物纹饰,几位仙人各自手持法器的画面被生动地展现出来。作为民间耳熟能详的道教神仙,八仙的本领和“八仙过海”的故事广为流传,因此八仙纹样也常被建筑或器物采用,镇宅祈福,有“吉祥如意”“逢凶化吉”的寓意。 

  在福建的祠堂、宗祠、庙宇里,流光溢彩的金漆木雕礼祭器具十分常见,金漆木雕果盒就是其中之一,其常与神龛、馔盒、龙烛、香炉、桌灯等一起被用于祭神祀祖的仪式,富裕人家日常生活中也将其置于室内的案几上摆放水果和糕点,可以说是既入庙堂,又进厅堂。

  受地域和民俗文化的相互影响,相邻的沿海城市亦常见此类礼器,如潮汕的金漆木雕、宁波的朱金漆木雕等,其髹漆、贴金等制作工艺不尽相同,但都用于祭祈活动中盛放供果。这些礼器的各个部位通常有着丰富华丽的纹饰,在题材选择上大多为传统历史典故、八仙人物、花卉瑞兽,寄寓了讴歌先贤、向往美好生活的文化内涵。

  祭祀对于福建人来说是重要的民间习俗,这源于福建先民的迁徙背景。汉唐以来,为躲避战乱,中原汉人开始不断向东南沿海迁徙,其中一部分最终选择在闽越一带定居。他们远离故土失去了族群的庇佑,分散在福建各地,宗族观念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他们十分强调宗族内的相互救济与扶持,一个个家族在此宗族观念的影响下不断繁衍壮大。

  到了宋代,福建民间的宗族制度愈发完善,各种维持宗族联系的形式也应运而生,如家庙、祠堂、族谱、辈分命名等大量涌现,祖先祭祀、宗族祭祀乃至神明祭祀等祭祈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活动,至今仍被完整地保留着。

  到了近代,在福建人往外迁居的过程中,浓厚的宗族观念也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异乡谋生的福建人常以祖籍神明为纽带,立庙祭祀,寄托念祖思乡之情的同时,又加强了同乡之人的联系与凝聚力。

  溯本追源,绳其祖武,是闽人根深蒂固的文化理念。宗族观念即为“祖宗信仰”,它影响着福建人的一生,教导福建人孝字为先、团结互助、饮水思源。在祭祈活动中将最精美奢华的金漆木雕礼器作为精神载体供奉,不仅是对祖先神明最大的敬意与诚意,更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

   
   
来源:福建民俗博物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